咖哩算是我很喜歡的一道料理。
雖然做法簡單,但是卻從來都沒有嘗試做過。
而這次剛好這題目是馬鈴薯,剛好馬鈴薯也是咖哩中很重要的一樣材料。
這次回到彰化,學長親自下廚了兩餐。
午餐方面的話,已經在昨天分享給大家了,如果還沒有看過,可以點選「19、20回彰化」觀看。
而咖哩則是晚餐的部分。
↑一開始先將食材該削皮的削皮,該切塊的切塊。
↑胡蘿蔔以經好了,那就開始切本篇主角馬鈴薯了。
↑接著就是肉肉,但是祈樂只知道這是豬肉,是不是五花肉我不知道。
↑材料都準備好了,置於旁邊的白粉跟玉米那些,是湯的材料。
↑很驚人的肉屑,當時擔任小助手的我,可是撈了好久了。(小黃瓜則是沒有要用的材料)
↑咖哩塊加入了,顏色已經呈現出來囉。
↑這時候要說,咖哩美的冒泡這樣嗎XD?!
↑因為咖哩很容易墊底,所以要不斷的攪拌,結果一個不小心就被濺到了,衣服上面好大一角都是咖哩。
↑學長不喜歡買那種湯包來煮,所以這玉米濃湯是用牛奶下去做的,顏色才會特別的白。
咖哩真的很好吃,小時候母親有時候會煮咖哩,但是跟學長做出來的味道比較不同。
可能是有沒有加蘋果的關係,也可能是兩個人的做法與材料有些許的不同吧。
再這邊我要承認,我咖裡非常不喜歡有蘋果味,但是母親與父親都很愛吃蘋果味的咖哩,所以到現在我還是沒有跟家人說過這些事情。
學長的咖裡雖然辣,但是卻非常符合我的胃口。
要不是下午亂喝東西,肚子痛吃不太下,大概晚上還會吃下好幾碗。
濃湯倒是有點淡,當時沒有沒有注意到,學長好像沒有加蛋耶。
沒有加蛋的濃湯,怎麼是濃湯呢?!等等我要跟學長抗議。
其實說到馬鈴薯,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麥當勞的薯條,灑上鹽巴真的是人間美味。
可惜我只要先吃掉漢堡的話,薯條就一定吃不下,到最後都是請朋友幫忙吃。
而這次因緣際會發現了馬鈴薯的另外一個料理,咖哩。
剛好也是我愛吃的,也有拍照片,所以就貼出來與大家分享囉。
分享這簡單又好吃的家庭料理,希望大家都會喜歡呢。